艺术与娱乐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大师展”遍地开花,下一步在哪里?

魏宁均:艺术“大师展”在中国时下的繁荣,并不意味着孕育大师的生态已然完备,当“大师展”不再成为一个名片,或许才是成熟的开始。
2023年7月28日

“体验感”为何拯救不了宜家城市中心店?

郑静:城市中心区域客流量大,有机会增加到店率,这是真理。但到店的客人未必就是目标客群,也有可能是虚假繁荣,也是真理。
2023年7月28日

《蒂什》:回忆一位用才华关注困苦的摄影师

崔莹:这部自传纪录片,讲述了一位专注拍摄英国“灰色地带”的摄影师,通过作品寻求关怀与抗争的一生。
2023年7月21日

暑假,来上海游美术馆

薛莉:今夏的上海,来自西方三个美术馆的艺术展览,让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成为暑假当之无愧的艺术目的地城市。
2023年7月21日

做艺术家还是做艺术的朋友,这是个问题

范庭略:艺术作品背后的价值往往难以捕捉、难以把握,通过“艺术的朋友”这场包容性很强的展览,人们或许可以发现更多新的评估线索。
2023年7月13日

以诗酒忆长安

郑静:在影片《长安三万里》近三个小时的叙事中,被完整呈现的唐诗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观众将诗歌作为重要线索,去理解历史的盛衰荣辱与悲欢离合。
2023年7月13日

米兰•昆德拉:客观现实是如此令人着迷和神秘

崔莹:昆德拉作品的魅力不仅仅因为政治性,也因为其所呈现的实验与反叛、讽刺与反思。昆德拉掌握了“小说的艺术”,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
2023年7月13日

“这部纪录片在自然生长,我们的理解也在随之变化”

崔莹:郭静和柯丁丁用纪录片《石塘镇》见证了一个中国小渔村戏剧性的巨变,同时也捕捉到在变迁之中人们的五味杂陈。
2023年7月7日

“消失的展览第四幕”:感知自然之默

宁文:在这场强调作品与空间关系的展览中,五位艺术家以各自的视角和经验,尝试在“静默的自然”里发掘丰富的生命力。
2023年6月30日

设计上海,从破圈重归徘徊

郑静:当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重新关注务实,设计所承担的生活美学,该如何被接受、被买单?
2023年6月30日

底蕴与负担:一座百年博物馆的新挑战

宋佩芬:位于华盛顿的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在勾划未来的同时,如今博物馆也需要面对因馆藏的复杂历史而引发的争议。
2023年6月30日

一个叫“动物农场模拟器”的艺术展

薛莉:前沿科技,一直是推动艺术家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艺术创作,怎么才能纪念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呢?
2023年6月30日

他们用照片捕捉变化的时代

范庭略:我们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会是自己的个人视觉传记,它们具有与生俱来的特异性,这就是摄影具有颠覆性的一部分。
2023年6月25日

颜歌:用英文写作,我就是一个“陌生人”

崔莹:颜歌说,用英文写作时,读者对她感到陌生,她对自己也感到陌生。英文短篇小说集《在别处》是她的一次新鲜的文学实验。
2023年6月25日

对话刘香成:镜头不光定格时代与人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刘香成持续捕捉着时代变迁的影像。他认为,摄影不止于记录此刻,也可以帮助人们看清来路与去处。
2023年6月20日

剧透还是不剧透?这是一套复杂的礼仪

凯莉:提前知道结局可能给观影体验加分——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2023年6月16日

南法卡尔米涅基金会的使命与创新

Luning Wang:在位于南法小岛的卡米涅克基金会展馆,我聆听了有关卡米涅克父子的收藏轶事。
2023年6月16日

巴塞尔艺术展:“大作品”和“好生意”

宋佩芬: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展会的现场,我总会禁不住好奇,那些“巨大且难以安置”的艺术作品,是如何被交易的?
2023年6月16日

塑造莎翁:长青的莎士比亚是如何炼成的?

陈旭宇:读完《莎翁的诞生:早期莎士比亚文化史》,我发现莎士比亚的经典化历程中,并没有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建构。
2023年6月16日

余至柔:接棒余德耀,走上新旅程

薛莉:“馆二代”余至柔外形人如其名,内心豁达淡定。她直言面临着所有民营美术馆馆长的共同挑战——资金。
2023年6月16日

马拉加毕加索博物馆:如何超越“名人故乡博物馆”?

宋佩芬:毕加索的名人魅力自然不容忽视,但马拉加毕加索博物馆却相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赖“毕加索故乡”这一张招牌。
2023年6月9日

“买得起”的艺博会:为艺术品袪魅

薛莉:吊起来卖,是艺术品市场惯有的姿态。“冉起当代”创始人冉维尔决定把艺术品明码标价,十万封顶,揭开艺术品神秘面纱。
2023年6月9日

对话王一妃:我想把当代艺术呈现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和画廊周北京的总监聊聊,一个立足798的艺术平台,如何面对当代艺术的“公共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张力。
2023年6月5日

“每种语言都可以讲述世界和个人的故事”

崔莹:《时间庇护所》是第一本用保加利亚语书写,被译成英文后获得国际布克奖的作品。有评论家称,阅读这部作品,不可能不会想到英国脱欧和特朗普的竞选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
2023年6月2日

一个勇敢的艺术展:中国古书画,影响了西方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薛莉:上海西岸美术馆的新展览,罕见地将中国古代书画与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并置,探索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让人脑洞大开。
2023年6月2日

深圳迎来“怪诞”艺术家博伊斯展

薛莉:设计互联总监赵蓉说,现在有一种用票房、流量来衡量艺术展的倾向。我们还是希望展览能够更加多元。
2023年5月25日

超级富豪们为什么热衷于收购足球俱乐部?

库柏:富人被足球吸引的动机仍然受到普遍误解,有时甚至被富人自己误解。这些人没有他们自己以为的那样理性。
2023年5月19日

用今日性骚扰的标准,看看那些爱情影视剧

非非马:很多曾经被浪漫化的情景和桥段,都难以经得住今日性骚扰标准的考量。而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不断进化的“礼仪标准”与“失范边界”?
2023年5月19日

对话《晚清百态》策展人霍吉淑:追溯19世纪中国人的韧性与创造力

子川:霍吉淑表示,19世纪的中国曾面对内忧外患,但也有卓越的艺术诞生。她希望通过展出,让人们了解那个时代中国的创伤,同时看到其非凡的韧性。
2023年5月19日

东京的地下室爵士酒吧

秦轩:不同的空间能长出不同的东西来,当然也包括空间自己。东京能长出这样的音乐空间,长出这么一个如此“地下”的音乐殿堂,是东京了不起的地方。
2023年5月19日

从罗宫的变迁看荷兰王室的与时俱进

宋佩芬:通过建筑、艺术、文献资料以及回忆录等形式,罗宫为呈现荷兰君主制文化面貌的今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023年5月12日
|‹上一页‹‹56789101112131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