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中国 - FT中文网
远观中国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交通的堵与疏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城市道路开阔、笔直的北京,也出现了严重的交通堵塞现象。也许伦敦疏通市区交通的措施值得北京借鉴?
2006年12月4日

城市的新与旧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物换星移,风水流转,如今中国成了“世界大工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超欧赶美。
2006年11月27日

“现丑” 海外的中国游客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一个社会,如果不愿家丑外扬,就应经常自抖家丑,否则,它要么就会自我溃烂下去,要么就会小道消息、民间笑话满天飞。
2006年11月20日

“超女”经济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在中国“超女”粉丝们的“眩晕”感中,历届“超女”大赛活动的组织者们发现了灿烂的商机。
2006年11月13日

从中国富人的豪宅谈起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四个多月没有“远观” 中国了。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由于回中国探亲,“近瞧”了一把中国,不料却受到了严重“刺激”。
2006年11月6日

结束篇:让中产者成为社会主流

FT中文网记者魏城:据说中产阶级占主流的社会是一个动中求稳的社会,中产阶级通过后天努力向上攀爬,对整个社会也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既然中产阶级有这么多良性的社会功能,那如今的中国如何才能扩大这一阶层呢?
2006年9月25日

系列之11:自称无产者的文化人

FT中文网记者魏城:文化人是中产阶级中非常特殊的一群人:中产阶级通常务实、稳健、温和、保守,文化人却往往务虚、躁动、敏感、激进;中产阶级通常满足现状,文化人却往往不满现状。文化人人数不多,影响却极大。
欢迎读者讨论: ftchinese.editor @ft.com
2006年9月18日

系列之十:医生救人,律师救世?

FT中文网记者魏城:中国经过近30年的经济改革,律师职业从无到有,社会地位逐渐改善,经济收入则如火箭般窜升;医生收入也有很大提高,但社会声望却如自由落体般直线下坠。
2006年9月11日

系列之九:外企的“跳槽一族”

FT中文网记者魏城:在华外企不仅帮助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民“工人化”的进程,而且也在中国新一代中产阶级的孕育和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欢迎读者讨论: ftchinese.editor @ft.com
2006年9月4日

系列之八:自称打工者的老总们

FT中文网记者魏城:如果老板是中产,老总是中产,普通白领打工族也是中产,这样的“阶级”概念还有什么意义吗?
欢迎读者讨论: ftchinese.editor @ft.com
2006年8月28日

系列之七:自称中产的老板们

FT中文网记者魏城:如果说中国白领更认同“小资”,那么,中国老板就更认同“中产”。中国没有人自称“精英”,中国更无人认领“大资”的帽子。
欢迎读者讨论: ftchinese.editor @ft.com
2006年8月21日

系列之六:言之不早的新世纪

FT中文网记者魏城:谈到中国中产阶级,就不能不提21世纪最初这几年,蔚成景观的中国网络创业潮和海归潮,大大地扩充了中国中产阶级的队伍。
2006年8月14日

系列之五:参不透的九十年代

FT中文网记者魏城: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八十年代仅仅是序曲,九十年代则正式揭开大幕。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纷纷下海,他们通常都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淘到了他们的第一桶金。
2006年8月7日

系列之四:避不开的八十年代

FT中文网记者魏城:我这次去中国采访中产阶级时发现,无论身处何地,不管年处何龄,许多中国人都在谈论八十年代,虽然他们与那个年代的纠缠和扭结各不相同。
2006年7月31日

系列之三:新中产移民

FT中文网记者魏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之处在于:工业化、城市化、知识经济化三股浪潮几乎同时汹涌激荡;你在中国境内各类移民匆匆的脚步声中,既能听到进城打工的民工布鞋声,也能听到频繁跳槽的白领皮鞋声……
2006年7月24日

系列之二:中国将逃脱穷国“宿命”?

FT中文网记者魏城:麦肯锡为中国描绘了一幅美妙前景──中国将避免许多穷国的“哑铃经济”,中产阶级将成为城市人口主体。但界定标准的宽严将决定中国中产阶级规模的大小。
2006年7月17日

系列之一:“我怎么能算中产?”

中国有没有中产阶级?FT中文网记者魏城最近去中国跑了一圈,遍访50多人,试图揭开这个中国新崛起阶层生活的一角。请读系列报告首篇。
2006年7月11日

我也曾想当个富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对“穷人”、“富人”特别敏感的国家。上一期《远观中国》,我写了一篇《缩在“城堡”中的中国富人》,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现择其中几篇,试予答复。
2006年6月26日

还给孩子们一个童年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中国学生的用功程度也许全球最高,考试成绩也许世界最佳,但其创新能力却并不强,原因之一是,他们的时间都被各类课程挤满了,他们的大脑都被各种知识塞满了,他们没有时间“玩”,也没有时间思考。
2006年6月12日

乱世黄金,盛世古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不知何时开始,中国兴起了古玩热,似乎所有追求生活品位的中国人,如果家里不摆个碗儿、放个罐儿,墙上不挂幅字儿、贴幅画儿,就会感到有些掉价儿。
(本栏目每周一推出)
2006年6月5日

中国高校扩招利弊谈

2006年5月29日

中国医生也是医改受害者?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中国医改失败,显然并不全是医生的错。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机制,保证医生们的“体面”收入和“体面”生活,他们便不会像现在这样,“不体面”地乘人之危,盘剥患者。
2006年4月24日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