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艺术

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怎样?

吴可佳:美国宣布将于明年年底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对文化艺术领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业内人士怎么看?
2017年10月20日

大卫•霍克尼刷爆欧美艺术圈

伦敦泰特、巴黎蓬皮杜和纽约大都会,三家美术馆联合推出大卫•霍克尼巡展,让这位英国在世画家成为焦点。
2017年9月28日

艺术节是怎么成为爱丁堡文化品牌的?

宋佩芬:今年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边缘艺术节的70大寿。“二战”后这个节的创办,则是出于偶然。
2017年9月1日

尹吉男:目前尚无有定论的王羲之真迹

吴可佳:尹吉男主张带着疑问去看真迹:沈周的画里画不画房子?房子怎么画的?早晚期有何不同?
2017年8月4日

艺术地产究竟能走多远?

马继东:依托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市房地产行业唯一的女企业家刘文锦女士正在艺术地产领域进行大胆的试验。
2017年8月2日

中央美院葛宇路挑战了什么?

陈振铎:当下太需要葛宇路这样的艺术家,为公共生活提供有趣创意并引发讨论,中央美院应为产生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2017年7月31日

艺术家能为拯救海洋做什么?

宋佩芬:维也纳,来自艺术、科学、哲学、法律界的专业人士纷纷“表演”知识,跨学科诠释“救海”理念。
2017年7月18日

前泽友作:我为何砸7.6亿买“涂鸦”?

刘裘蒂:日本藏家前泽友作购买藏品从来不会寻求第二个意见。他认为艺术收藏不该以别人的建议或推荐为起点。
2017年7月5日

北京的昨日与明日

许知远:Lois Conner让我看到亢奋、扩张、自以为是的北京的另一面,它被遗忘的往昔,孤独、静谧与没落之美。
2017年6月16日

艺术家谢德庆的极端实践

吴可佳:谢德庆以系列极端行为表演蜚声国际。在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他讲述作品幕后的挣扎与思考。
2017年6月9日

中国少了个川久保玲

刘裘蒂:川久保玲打破常规的原创精神和创造市场的格局,是中国时装界所缺乏的。
2017年6月6日

LACMA馆长高文:要取消文化等级

吴可佳:西方艺术仍将欧洲艺术放在绝对重心。美国洛杉矶郡立美术馆馆长兼CEO麦克•高文希望消除现存的文化等级。
2018年3月12日

中国当代艺术中心会是上海吗?

马继东:虽然北京有天然优势,但过去几年,上海在艺博会、美术馆、展览和新藏家上都更胜一筹。
2017年5月16日

黑天鹅雕塑引发的黑天鹅事件

马继东:北京金融街一座黑天鹅雕塑展出3小时后被紧急撤下,这是艺术和商业信息不对称所致。
2017年4月20日

LightByte:传递用阳光制成的信息

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包盛盈的设计,能将远方亲友的信息通过阳光呈现在墙壁或地板上,包括一个笑脸或一句问候。
2017年4月20日

艺术品市场的“马云”现象

伍常:拍卖场的天价成交额没什么意义。新藏家还不如多了解一下西班牙画家画的“马云”为何受市场追捧。
2017年4月7日

轰动伦敦的数位艺术展

静楠:伦敦佩斯艺术馆“超越边界”展览,由日本teamLab创作,用四维光电,让观众参与创作。5月来北京。
2017年3月30日

“川普”震荡美国艺术市场?

吴可佳:美国艺术圈“反川”和“挺川”公开对立。川普(又译特朗普)对国家艺术基金的态度也激起业内震荡。
2017年2月10日

中国艺术展进入“互动”时代

方翔:上海开年艺术大展詹姆斯•特瑞尔回想展因互动特质备受期待。观众不再满足于被动观摩,而期待共同创作。
2017年1月20日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听什么?

张璐诗:欧洲人喜欢在元旦前夕狂欢至深夜,第二天打开电视机听一场舒缓的音乐会。在奥地利,这习惯延续至今。现有90个国家直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21年10月28日

中国富豪提议将名画证券化

盛大集团创始人陈天桥向苏富比提出,可以通过创建艺术品的股票来降低投资门槛,从而挖掘亚洲更广泛的市场。
2016年12月29日

2016艺术市场:“精品”狂欢VS.“普品”黯然

马继东:2016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珍品屡创新高,普品日渐式微,精品被热捧,中坚力量疲软,希望与困难并存。
2016年12月27日

吕克:我喜欢比上海“丑陋”的北京

FT中文网撰稿人张璐诗:比利时著名艺术家吕克擅长用艺术作品反映社会与政治。在他眼里,北京虽不像上海那么精细,却更像中国。
2021年10月28日

《灵魂辞典》:艺术家叩问中国人的灵魂

老愚:九十分钟、没有一句台词的先锋实验戏剧《灵魂词典》,表现当下中国人挣脱世俗桎梏,回归性灵生活的历程。
2016年12月9日
|‹上一页‹‹1516171819202122232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