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事 - FT中文网
中国纪事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词穷之时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中国的复杂性被过分夸大了,它并不难理解。只是因为卷入的人太多,历史太长,人们太习惯绕来绕去,它才不断地重复自身。
2009年9月11日

另一种幻想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人们经常对复杂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现实视而不见,只看重极度简化的方案,结果往往是另一次巨大的幻灭。
2009年8月27日

雍正助推的畅销书合作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曾静的指责在一瞬间触及到了雍正的内心,激发起他为自己辩护的热忱。于是,书籍出版史上最奇特的合作开始了。
2009年8月13日

我们这一代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倘若我们不能直面深层困境,用肤浅的时髦来转移对它的理解和改善,那么我们只能被证明是轻飘飘的一代。
2009年8月7日

历史的伤口(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最强者并非永远能保持其主人的地位,除非他将力量转化为正义,将服从转化为责任。──卢梭
2009年7月30日

脆弱的自尊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为一杯咖啡而显得义愤填膺,显得我们是一个心智上多么不成熟的国家。而真正的精英要像警惕权力一样,警惕公众的情绪,他们两者都经常滑向极端。
2009年7月26日

帝国的遗产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很多时刻,对官府的失望和挫败,还有对整个环境的深深的不确定性,转化成了对械斗另一方更深刻的残忍。
2009年8月7日

荆州随想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是瞎了眼的博尔赫斯,让我不断想起荆州。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里,在无尽的黑夜里,他一心幻想着帕潘草原的夕阳。
2009年7月9日

镀金的中国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香港的经济成功,经常使人们忘记她更重要的故事——从一个纯粹的殖民地,是如何一步又一步变成了一个运转良好的中国人的城市……
2009年7月2日

希望和幻灭的故事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一切都似曾相识吧!希望和幻灭的故事,是人类历史的主题,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更是不断上演。
2009年6月25日

澳门—广州—上海—香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只有将香港放在500年的中西方交流的历史中,同时置于中国沿海的广阔地带中,才能更好的理解香港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2009年6月21日

“激扬”编辑部的故事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坐在戈雅咖啡馆的露天平台,这些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就像他们编的刊物一样,纯真、干净、有朝气、也充满困惑。
2009年6月18日

武大的往事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去武汉大学作演讲。它的校园,比我想象的更美。我们曾本能地相信,这种环境将孕育出更独立、更自由、视野更宽阔的一代人,而他们将把中国带入一个新时代。
2009年6月11日

那些丢失的东西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粗俗经常战胜高尚,强权也经常挤压正义,物质则吞噬精神。但是,倘若我们因此丧失了对高尚、正义、精神的确信,这或许才是彻底的失败。
2009年6月4日

中国的味道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们丢失掉的不仅是他们那一代的纯真和勇气。我更感到还有那股浓烈的情感,它深藏于一代代最优秀的中国人身上,让他们即使在悲观的时刻,仍有行动的勇气。
2009年5月31日

随感四则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在汶川地震一周年时,我想起了梁启超的国权与民权之争,想起德富苏峰对于中国人“个体主义精神”的感慨。
2009年5月14日

一名村主任的故事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倘若村庄的自治权力得不到保证,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得不到制衡,即使村子中有了再多的大学生村官,仍难以保证农村的健康发展。
2009年5月7日

模糊的五四神话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在5月4日的激情和权力达到巅峰的时刻,这场运动也耗尽了它的生命力。那些年轻人,急躁地试图改变世界,而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常犯错误。
2009年4月30日

混合的信号(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三个片段将是理解中国的角度。
2009年4月23日

被混淆的记忆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对斯大林的判断突显了俄罗斯人对历史和今日的态度,一种危险的倾向正在形成,俄罗斯人记住了斯大林时代的强大,却忘记了其付出的可怕的、可说是人类惨剧的代价。那我们呢?
2009年4月16日

被遮蔽的陈独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他们目睹中国跌入谷底,亲历传承千年的价值观系统的崩溃,体验着作为睁开双眼的一小群人的悲愤与无力——既不知如何抵御外来的侵蚀,也不知如何去唤醒沉睡的大众。
2009年4月9日

幻象的消失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这部名叫《中国不高兴》的书,只不过是几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国家历史的一知半解、却狂热的臆语。如果硬要找它的可取之处,或许是它真实的反应了2000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社会的某种情绪。
2009年4月3日

桐城的吴越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谁也未曾想到,这个瘦小男子孤注一掷的行动将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时刻——一个暴力的、激进的时代正式开始了。他鼓舞起了社会,但这鼓舞导致的结果,却可能并不是他最初所期望的。
2009年3月26日

刺杀者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那真是个兴奋、丰富、刺激而又混乱的年代。这是那个时代的风尚,青年人四处游荡、结交、争辩、办报,有时他们还一起做炸弹。
2009年3月19日
|‹上一页‹‹78910111213141516››下一页